杠字的起名属性:

杠字的拼音:gàng
杠字繁体字:槓
杠字是否为姓氏:否
杠字的偏旁部首:木部
杠字五行属什么:木
杠字康熙字典多少划:7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木的字大全
杠字是什么意思:
1. 一种较粗的棍子:杠子。杠杆。
2. 在阅读或批改文字中作标记而画的粗直线。
1. 旗杆。
2. 小桥。
3. 床前横木。
杠字的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工声。(
)本义:床前横木)(2) 同本义
床,其杠,北燕、 朝鲜之间谓之树,自 关而西, 秦 晋之间谓之杠。——《方言》
杠,床前横木也。——《说文》
(3) 指旗杆
素锦绸杠。——《尔雅·释天》
(4) 比较小的桥 。如:石杠(石桥);杠彴(泛指桥);杠梁(桥梁)
(5) 另见
名词
(1) 抬重物的粗棍。亦指门闩 。如:木杠;铁杠;门杠;杠房头(杠房的把头);杠架(抬尸体用的床)
(2) 锻炼身体用的一种器械 。如:高低杠;杠铃;双杠;单杠
(3) 批改文字或阅读中作为标记所画的粗直线 。如:书上画了好多杠杠;在稿子上扛了许多杠子
(4) 机床上带螺纹的棍状零件 。如:丝杠
动词
(1) 把不通的文字、错字或多余的字用直线划去或标出 。如:他把作文中的许多词句都杠掉了
(2) 在布、皮或石头上磨擦使锋利些 。如:把刀或剃刀杠一下;杠刀
(3) 专横自是,好与人争 。如:好抬杠;他又跟人杠上了
(4) 另见
杠字康熙字典:
杠【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古雙切《正韻》居郞切,音江。《說文》牀前橫木也。《徐曰》今人謂之牀桯。《急就篇》妻婦聘嫁齎媵僮,奴婢私隷枕牀杠。《方言》秦晉之閒謂之杠。
又旌旗竿。《爾雅·釋天》素錦綢杠。《註》謂以白地錦韜旗之竿。《廣雅》天子杠高九仞,諸侯七,大夫五。
又銘橦也。《儀禮·士喪禮》竹杠長三尺。
又小橋謂之杠。《孟子》徒杠成。
又《博雅》杠,舉也。
又星名。《晉書·天文志》大帝上九星曰華蓋,下九星曰杠,華蓋之柄也。
又《集韻》《類篇》沽紅切,音公。地名。《前漢·曹參傳》攻杠里,大破之。○按《唐韻》杠音工,古音也。《字彙》作叶音,非。
杠字说文解字:
杠【卷六】【木部】
牀前橫木也。从木工聲。古雙切
说文解字注(杠)牀前横木也。方言曰。牀其杠、北燕朝鮮之閒謂之樹。自關而西秦晉之閒謂之杠。南楚之閒謂之趙。東齊海岱之閒謂之𣘘。按廣韵作牀前横。無木字。然則横讀古曠反。孟子徒杠。其引伸之義也。爾雅。素錦韜杠。丨部曰。?、旌旗杠兒。則謂直者也。從木。工聲。古雙切、九部。
包含杠的古诗词:
杠舆梁涉犹徒步,龟筮民从见大同。
出自宋代刘克庄的《次韵竹溪中书重修县橘二首》
杠门新一出,听尔话汾州。远梦断山驿,冷烟生海楼。
出自明代陈子升的《宿城西与麦盛际》
天皇独在勾陈里,五帝内坐后门是。华盖并杠十六星,杠作柄象盖伞形。
出自唐代王希明的《丹元子步天歌 北极紫微宫》
离披一破伞,{杠右上加臼}杌两败屐。
出自宋代方回的《泊赤岸微晓》
杠字的组词:
参考其他人"杠"字的起名:
杠字的方言:
◎ 客家话:[梅县腔] gong5 [台湾四县腔] gong5 gong1 [东莞腔] gong1 [宝安腔] gong1 gong5 [客英字典] gong1 gong5 [海陆丰腔] gong5 gong1 [客语拼音字汇] gong4
◎ 潮州话:gong3(kòng) gang3(kàng)
英语翻译:
杠字的字源演变:
杠字书法字体:

衡方碑

宋克

徐伯清

毛泽东

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