玎字的起名属性:

玎字的拼音:dīng
玎字繁体字:玎
玎字是否为姓氏:否
玎字的偏旁部首:王部
玎字五行属什么:火
玎字有寓指高雅、美好、名声响亮之意
玎字康熙字典多少划:7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火的字大全
玎字是什么意思:
(拟)玎玲;多形容玉石撞击声。
玎字的详细解释:
(1) 玉类器物撞击时发出的声音
玎,玉声也。——《说文》
(2) 又如:玎玎;玎琅;玎当;玎当响(比喻很有名声)
玎字康熙字典:
玎【午集上】【玉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經切,音丁。《說文》玉聲也。
又《說文》齊太公子伋諡曰玎公。《韻會》諡法,述義不勉曰玎。
又《廣韻》《集韻》中莖切《正韻》甾耕切,音朾。《廣韻》玎玲,玉聲。
玎字说文解字:
玎【卷一】【玉部】
玉聲也。从玉丁聲。齊太公子伋謚曰玎公。當經切
说文解字注(玎)玉聲也。以椓之丁丁、伐木丁丁例之。葢當曡字言玎玎。从王。丁聲。中莖當經二切。十二部。齊大公子伋謚曰玎公。齊世家、古今人表皆云。師尙父之子丁公。丁公之子乙公。乙公之子癸公。猶之魯禽父、晉燮父、衞康伯、宋微仲皆無謚。不聞謚玎也。此當云讀若齊大公子伋謚曰丁公。轉寫脫讀若字。因改丁爲玎。不直言讀若丁者。古音丁公之讀當與凡丁異也。丁乙癸皆非謚明矣。而云謚丁公者。古者以字爲謚之義也。
包含玎的古诗词:
中虚外实木一片,抱向佳人怀里见。玎玎珰珰几点声,细细粗粗四条线。
出自明代丘夫人的《题吹弹歌舞图 其二》
玎珰玉溜无停响,潇洒琅玕不用疏。
出自宋代林通的《白云》
玎玲环佩高低涧,缥缈簧笙远近松。正御风将还白鹤,忽随云又上苍龙。
出自明代王履的《至家以山中所得松实万年松分遗友人翌日皆见过请谈所遇)》
挥毫写佳句,骚雅寓意深。玎珰泉声玉,琐碎竹影金。
出自宋代曹冠的《涵碧亭 其二》
【醉高歌】你背地里玎玎珰珰说话,着紧处你便装聋作哑。俺只待提起来望这街直下,摔碎你做几片零星瓦查。
出自元代未知作者的《杂剧·玎玎珰珰盆儿鬼》
玎字的组词:
参考其他人"玎"字的起名:
玎字的方言: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den1 [梅县腔] den1 [海陆丰腔] den1 [客语拼音字汇] den1 [客英字典] den1
英语翻译:
玎字的字源演变:
玎字书法字体:

徐伯清

毛泽东

字汇

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