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字的起名属性:

蹴字的拼音:cù
蹴字繁体字:蹵
蹴字是否为姓氏:否
蹴字的偏旁部首:足部
蹴字五行属什么:金
蹴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9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金的字大全
蹴字是什么意思:
1. 踢:蹴鞠(踢球)。
2. 踏:蹴踏。一蹴而就。
蹴字的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足,就声。本义:踩,踏)
(2) 同本义
蹴,蹑也。——《说文》
蹴,蹋也。以足逆蹋曰蹴。——《一切经音义》引说文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
(3) 又如:蹴跑(践踏);蹴践(践踏);蹴踏(踩;踏)
(4) 踢 。如:蹴踏(踢);蹴球(踢球);蹴鞠(踢球)
(5) 追逐 。如:蹴讨(追迫讨伐);蹴击(跟踪追击)
蹴字康熙字典:
蹴【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六切,音噈。《說文》躡也。《孟子》蹴爾而與之。《趙岐註》蹴,蹋也。《後漢·梁冀傳》六博蹴鞠。《註》《劉向·別錄》蹴鞠者,傳言黃帝時所作。或曰起戰國時。《類篇》或作蹙。
又《廣韻》七宿切《集韻》七六切,音䙘。義同。
又《集韻》《類篇》就六切,音摵。蹴然,敬貌。
蹴字说文解字:
蹴【卷二】【足部】
躡也。从足就聲。七宿切
说文解字注(蹴)躡也。玄應云。說文。蹴、蹋也。以足逆蹋之曰蹴。从足。就聲。七宿切。三部。
包含蹴的古诗词:
惜哉傍有锦绷儿,蹴破咸秦跳河陇。
出自宋代刘克庄的《明皇按乐图》
武帝时巡跸旧京,烟花南部属车行。更衣别置宫杨绕,蹴鞠新场御草平。
出自明代梅鼎祚的《顿姬坐追谈正德南巡事》
峰矗排云危,江流搣谷踢。峭堑行心怵,蹴舆人怆。
出自清代包世臣的《发松滋雨次宜都》
谈辩管郭雄,五鬼皆避易。借君铁拄杖,蹴踏六月雪。
出自宋代方逢振的《毛伯玉以六月廿七日来访是年天不雨梅亢热异常书数韵述怀且以赠之》
蹴踏惟应怯龙象,灌输何足计瓶盂。
出自宋代苏籀的《择邻一首》
蹴字的组词:
蹴字的成语:
蹴字的方言: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uk7 [海陆丰腔] cuk7 [台湾四县腔] cuk7 [梅县腔] cuk7 chok7 [宝安腔] cok7 cuk7
英语翻译:
蹴字的字源演变:
蹴字书法字体:

吴大澄

说文解字

毛泽东

草书韵会

董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