矇字的起名属性:

矇字的拼音:mēng
矇字繁体字:矇
矇字是否为姓氏:否
矇字的偏旁部首:目部
矇字五行属什么:水
矇字康熙字典多少划:19 (姓名笔画数)
附:五行属水的字大全
矇字是什么意思:
同“蒙”。
覆盖、遮住。 【组词】:蒙上一张纸。
欺骗、瞒骗。 【组词】:蒙骗、蒙蔽
承受、遭遇。 【组词】:承蒙、蒙恩
心智幼稚、昏昧无知。 【组词】:启蒙、童蒙
六十四卦之一。坎下艮上。象徵有进退两难,不知所适的意思。
蒙古的简称。 【组词】:蒙藏、蒙族
姓。
矇字的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盲,目失明
矇,童矇也,一曰不明也。——《说文》
矇瞍奏公。——《诗·大雅·灵台》。传:“有眸子而无见曰矇”
目有眸无珠子曰矇。——《字林》
矇瞍谓之不章。——《楚辞·怀沙》。注:“盲者也。”
(2) 又如:蒙瞽(蒙瞢,蒙叟,均指盲人);蒙聋(目不见,耳不闻);蒙瞀(目不明);蒙蒙(糊涂不明);蒙腾(模糊不清)
(3) 通“蒙”。幼稚,暗昧不明
乃今日发矇。——扬雄《长杨赋》。注:“矇与蒙古字通。”
名词
(1) 指乐官。古代以盲人充任,故名
岂其以千乘之相,易淫乐之蒙,必无人焉故也。——《左传》
(2) 又如:蒙叟(蒙瞽。指古代以盲人充任的乐官);蒙奏(盲乐师的演奏)
(3) 另见
矇字康熙字典:
矇【午集中】【目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正韻》莫紅切《集韻》《韻會》謨蓬切,𠀤音蒙。《說文》童矇也。一曰不明也。《釋名》有眸子而失明,蒙蒙無所別也。《博雅》盲也。《詩·大雅》矇瞍奏公。《傳》有眸子而無見曰矇。《疏》矇卽今靑盲。《禮·仲尼燕居》昭然若發矇矣。
又《王充·論衡》人未學問曰矇。
又《徐幹·中論》見人而不自見者,謂之矇。
又《集韻》母總切,音蠓。瞈矇,目不明也。
又叶莫江切,音尨。《東方朔·七諫》終不變而死節兮,惜年齒之未央。將舫舟而下流兮,冀幸君之發矇。通作蒙。別作𥉕。
矇字说文解字:
矇【卷四】【目部】
童矇也。一曰不明也。从目蒙聲。莫中切
说文解字注(矇)童蒙也。此與周易童蒙異。謂目童子如冡覆也。毛公、劉熙、韋昭皆云。有眸子而無見曰矇。鄭司農云。有目朕而無見謂之矇。其意略同。毛說爲長。許主毛說也。禮記。昭然若發矇。謂如發其覆。从目。蒙聲。莫中切。九部。一曰不明也。此泛言目不明。爲別一義。
包含矇的古诗词:
咏歌唐虞及商汤,矇瞽献纳皆赞襄。
出自宋代释永颐的《伯弓出示新题乐府四十章雄深雅健有长吉之风》
金壶洒露层阶滑,玉椀分冰广殿凉。矇瞍似知天意喜,凤笙新奏五云章。
出自元代黄清老的《兴圣殿进史》
但将酩酊酬佳节,未有涓埃答圣朝。矇瞍似知天意喜,玉台和月合箫韶。
出自明代韩殷的《元旦赐宴》
起舞者谁子,飘零独此生。矇昽听金钥,封事转驰情。
出自明代郑善夫的《向晓》
伤俗兮泥浊,矇蔽兮不章。
出自两汉王逸的《九思》
矇字的成语:
矇字的方言: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ung2 [客英字典] mung2 [陆丰腔] mung3 [梅县腔] mung2 [海陆丰腔] mung2 [宝安腔] mung2 [客语拼音字汇] mung2
◎ 潮州话:mong5(mông) [揭阳、潮阳]mou5(môu)
英语翻译:
矇字的演变:

楷体